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地址:苏州望亭镇迎湖工业园
电话:86-0512-65386900
传真:86-0512-65808505
邮箱:sztysjj@163.com
邮编:215155
年轻人的流行词以天为单位更新,最新刷屏的是“已老实,求放过”,接替了“淡人”和“I人”标签。
如同字面意思,“已老实”似乎代表着一种妥协、躺平,放弃抵抗,“求放过”则有着明显的无所作为的无奈和力不从心的疲惫。
遥想2021年,“躺平”还刚刚被评为年度流行词。三年多过去,“普通学”早就成为一门显学,在躺和卷之间“仰卧起坐”,卷不赢、躺不平的普通状态,裹挟着大部分年轻人。在搜索引擎上敲下“奋斗”两个字,大数据主动补齐了后半句“不动了怎么办”。据说,时下最火的贴吧是“隐居吧”。众多网友聚集于此,年轻人居多,研究中国地图上最适合躺平的宜居小城,其中也有不少身体力行者,开帖分享自己的生活。
当然,年轻人周遭的质疑声依旧:是不是太甘于普通、太享受安逸、太缺少性格了?
最近两年,“上岸”是许多人的口头禅,这好像是“已老实,求放过”的最直接结果。
细品之下,这是一个十分微妙的词:渴望岸的稳固,说明大多数人正在浪里漂荡。一种充满确定性的生活所拥有的吸引力,正远远超过充满变数的起伏。过去,“一眼望到头”代表人生的平庸和无趣,而现在,它竟然意味着某种难得的幸福。
作家黄灯是一位二本学校的老师,她所写的《我的二本学生》曾引发广泛关注。在她看来,焦虑普遍蔓延的背后,恰恰是社会给予了年轻人太多的审视和压力:“他们有许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,社会为他们划定和塑造了非常多刻板的标准。”
回望上一代乃至上上一代的年轻人,此刻“生活的缝隙正在缩小”。70后成长于变革的年代,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期与年龄一同增长;80后则见证了很多崭新的东西出现,互联网、家用汽车、电子商务……如歌里所唱,“大家一起来干杯,为这个快乐的年代……你追我赶到2000年”。机会像盛夏的树叶一样生长,轻轻踮起脚,就能抓住。
相比之下,90后乃至00后的生活空间更加舒适、平稳,也更加固定、逼仄,按部就班,形似轨道。经济学家管清友的日常工作涉及宏观经济研究,他把这种现状总结为“通道关闭”和“机会减少”。
“时代的大楼在晃动、位移,甚至还和其他建筑物有些碰撞。”管清友用了一个比喻,指代这届年轻人的状态。身处晃动的房间之中,他们要保持平衡,要缓缓站立,要一点点经营自己的生活,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。
如果代际有调色盘,那么这届年轻人大概率要被归入冷色系——I人遍地,宅家省钱,创业被视作冒险,“人生不值得”的座右铭贴在桌边,即便是短暂地张扬个性之后,还是要回到“低欲望”的日常。
以考研为例,自2015年开始,考研报名人数经历了“八连涨”,2017年首超200万人,2020年超过300万人,2022年更是迈入了400万人大关。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438万,而等待他们的入学名额,只有100多万个。
从社交到职业选择、人生意义,“普里普气”的年轻人,似乎越来越闷、越来越失去锋芒了?三十而立、四十不惑的前辈们,发出这样的感慨。
但在管清友的观察里,年轻人的锋芒恰恰在波动中体现:“他们面对变化迎难而上,尽我所能努力做出改变,在自我的范围内,默默地坚守,做出微小的改变。”
老话说“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”,年轻人说“人生的当下永远是最珍贵的”,他们只是不再按照某种期待生活,无论是奋进的还是闲适的,是踊跃的还是平静的,更多元的选择背后,是对自己更强的把控力。
如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锋芒,如果稍稍地修正对于锋芒的定义,再把目光投向千千万万的普通青年,就会发现,他们仍在狭窄的空间里腾挪,认认真真地寻找意义。
去年,有研究机构公布了一份《中国青年发展调查》。调查显示,表示“已经躺平”或“想要躺平”的青年人,只占不到13%;而近六成的青年人还愿意面对挑战前行。原来,躺平是一种心态,认真生活才是一种状态。
数据显示,超过半数的90后萌发过创业想法,四分之一的人有“强烈创业意向”,以95后到00后为代表的“Z世代”更是其中的主力军。在那些耀眼的明星创业公司之下,更有千千万万家年轻人运营的小店,闪耀在街巷间,活跃于线上,很普通,也很动人。
那些崇尚“普通学”、喊着“求放过”的年轻人,心底其实有一种“消极式的积极”“悲观式的乐观”。面对学业挑战、工作压力、婚恋困境或者其他无法解决的问题,他们并不彻底甘心,也没完全放弃。面对生活和人生,他们还找到了一些新解法。
黄灯对于二本学生的观察,让很多读者看到那些站在“芸芸众生”之中的少年。也正因为此,她对于年轻人在平凡之中的锋芒,有着格外深刻的理解。
“尽管他们常常被忽略,但不能否认,正是这个群体构成了中国最基本的底色。”在家访的过程中,黄灯接触到许多年轻人,走进他们的家庭,感受他们的成长环境,一起与他们眺望未来,“以最落地的姿势付出努力,正在成为这个群体的剪影”。
她始终记着,曾有一个学生兴致勃勃地向自己提出一项设想:在学校外人流和车流最密集的马路上,新画一道斑马线。这个最渺小的梦想,让她感动了很久:普通年轻人心里,也装着沉甸甸的善意。那是思考,是社会关怀,是让世界向好的力量。
黄灯说:“我看到了年轻人身上被遮蔽的锋芒,看到他们对平凡的接纳,并在日常的坚守中,以常识为标尺,重新阐释了平凡之中超越平庸的勇气和善意。”
从接纳平凡到直面波动,年轻一代正一步一步踏出自己的路。这是一条通往生活深处的路,也是一条抵达人生意义的路——而在此刻,这种意义正经历重组。
在过去几十年一切都强调速度和效益的惯性下,社会像一列全速前进的列车,年轻人总被要求在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。如何过一个有意义、充实、成功的人生,有一把非常明确的标尺。
“当所有事情都在强调意义,年轻人容易陷入落后的恐慌,反而觉得一切都失去了意义。”在社会学家严飞看来,过于强调效率的优绩氛围反而让年轻人困惑,但就在解惑的过程中,崭新的意义感被建构起来。
有机构统计,有三分之一的30岁以下的青年保持了一份副业,在工作之外开辟“第二赛道”。还有媒体报道,上夜校正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,越来越多人试着在工作之余学点什么,为生活增添充实感。
对于年轻人上夜校的新爱好,严飞觉得特别惊喜,因为其中蕴含着一种超越传统价值的力量。重新分配时间、重新审视学历的价值、重新思考学习的目的,剥离许多功利性目的之后,热爱和快乐都更显纯粹。
“他们更勇敢地连接日常生活的深处,在线上兴趣小组寻找同类,在线下集体活动直视内心,不羞于表达迷茫,在自然生发的小世界找到自己定义的意义。”严飞感慨,年轻人的坦率和不隐忍,是他们的锋芒所在。
千千万万条生活轨迹上,有时交叉纵横,有时各有方向,而当“前浪”一次次尝试观察和理解“后浪”的时候,得到的共同答案总是“永远不要轻易对年轻人失望”。
年轻人还会尊老敬老吗?这条热搜给这种疑问以有力的回答。“在确保签署人自身财产及生命安全的前提下,尽己所能帮助彼此父母”——无数年轻人在评论区留言,自愿“签订条约”。
这件事让严飞很感慨:这些陌生的年轻人在线上结识,帮助远在外地的同龄人照顾留在家乡的年迈父母。当全社会都在担忧年轻人已经失去共情力的时候,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找到新的连接,一种温和的善意在这种连接间流动。
“他们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,适应晃动,然后去挪桌椅、调灯光,量力而行,尽力而为,尝试跟随晃动的节奏起舞。”管清友这样描述年轻人身上闪烁的微小锋芒。
陈丽婷是一个普通白领,在这之前,她一直是黄灯关注的“普通”学生,是管清友敬佩的“在摇晃的生活里站起来”的年轻人,也是严飞看到的“寻找人生意义”的一员。
还没离开校园的时候,陈丽婷就越发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到底擅长什么,到底想要什么,并且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职业道路——投身美妆行业。
回顾职业生涯,一个细节让陈丽婷骄傲了很久。那是一次产品会上,她的观点与上司相左,争执不下后,她没有接受“领导说了算”,而是勇敢地打破常规,号召同事们“投票”,最终自己的想法高票落地。这个瞬间一直感染陈丽婷自己,因为她确信自己的方案更有竞争力,即便要挑战权威,她也选择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:“有人说我太有锋芒,我有,但不是‘太有’,因为我只是真诚地表达内心的声音。”
今天,她还是一个平凡的产品经理,还走在为梦想奔波的路上,但是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,让所有个性与创意、热爱与表达影响到无数用户,仍旧鼓舞着她。
出征巴黎奥运会的中国国家击剑队,或许是今夏最具“锋芒”的一群年轻人。在他们的一次次亮剑背后,是一次次打磨锋刃、握紧剑柄、等待机会。
从平凡至不凡,从日常向非常。他们或许是小镇上的第一家精品水果店店主,或许是自信满满、亲力亲为的职场新人,或许是把每一个日子过充实的外卖小哥、网约车司机、烧烤师傅……他们是你,是我,是每一个心有锋芒的年轻人。
黄灯念念不忘一次普通家访的画面:小院里的灯泡坏了,学生让老师“等一等”,然后爬到墙边,努力地举起手,接好电线。一瞬间,灯泡的光芒照亮了所有人。
那是个无比平凡又无比动人的瞬间,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,一次又一次解决面前那个最小的问题,锋芒就会像小小的灯泡一样,一寸一寸照亮前路。
某一天回过头看,当年轻人不再是年轻人,他们依然会感叹,不知不觉已经走出这样一条长长的路,来到了从未想过的远方。